有些球員打波時,未必覺得他有多好,但當他從沙場退下,才驚覺無可取代。對我來說,溜馬的Reggie Miller正是代表,就算之後的Paul George也領軍與LeBron James鬥得難分難解,但始終缺乏了米拿在關鍵時刻的主宰力,就算今日聯盟射手如雲,甚至去到30呎起手也是等閒,但在我的心目中,若是關鍵時刻的一射,還是米拿最信得過。九十年代是公牛的天下,當中抵抗最激烈的當然是紐約人和溜馬。紐約人陣中硬漢一大堆,有些人認為Anthony Mason和Charles Oakley也能代表紐約人,可是提到溜馬,實在難有人可以取代米拿的地位。可惜的是,他和Michael Jordan碰頭的機會不多,大家看到的精采片段多是來自常規賽,溜馬和公牛在他倆效力時,只曾在季後賽碰頭一次,更是打足七場才分勝負。在MJ的季後賽生涯,要打足七場才勝出少之又少,溜馬能佔上一次,可見米拿和隊友的實力,MJ多年後更承認,這可是生涯中最難打的一次。
印第安納是籃球之城,Larry Bird和米拿都形容此地如同籃球麥加,市民對自家球隊狂熱支持,所以雖是小市場球隊,但多年來的實力都不差,而且韌力十足。米拿在1987年成為溜馬一員,到2005年退休,多年來一生一城,始終效力印城;當年Reggie Miller退休,他就曾以“A King should never leave his kingdom”來作回應,這種傲氣在今時今日已多不見;我最記得他談到為何一直不想轉會,走捷徑追求冠軍,是因為他愛死了印城市民對球員的支持,全城同喜同悲。退休之後,他不似其他NBA評論員般,總是以自己一套為最高標準,對後輩相當支持,當Stephen Curry打破他的三分紀錄時,也早早就恭喜對方,胸襟極廣。
當然米拿和Spike Lee的「恩怨」,也為球迷津津樂道,那時直播溜馬的賽事不多,因為多是強隊如公牛,或是西岸球隊為主,每次看溜馬,多數是他們對公牛或紐約人,若是溜紐大戰,我必定錄記,因為可預期多數會講手。溜馬當年一對「門神」Dale和Antonio Davis,都是惡形惡相,與紐約人的奧克利和美臣不遑多讓,單是看他們在籃下頂位,已足夠興奮半天。有趣是當年歐洲球員不多,溜馬卻有個荷蘭中鋒,就是綽號荷蘭長人的Rik Smits,年輕時一頭金髮的他以中距離和小勾手取分,後來因為溜馬上下想剃光頭以表決心,他又刮成光頭,最經典當然是95對魔術時fake起「大樹將軍」Tree Rollins射入絕殺,記得這場是看直播,當時見到溜馬做低有Penny Hardaway和Shaq的魔術,還相當不爽。
溜馬的好球員很多,但大多都人如其城,有信心而低調行事,有實力而絕少站在大舞台中央,就算是Paul George,也是轉到快艇後才開始多說話;今日這支溜馬也是一樣,Malcolm Brogdon和Domantas Sabonis是最出名的兩位,也相當低調。多年來,我覺得Lance Stephenson最不似溜馬的風格,當年吹LBJ耳仔真叫人哭笑不得。
同是黃色球衣,溜馬是低調的黃,湖人卻稱為紫金,這就是豪門與小市場球隊的分別;在ABA時代曾三奪冠軍,可是來到NBA,連入總決賽也僅得一次,最後正是裁在湖人手上。米拿最接近冠軍的一次,因為Ron Artest及Jermaine O’Neal與活塞打鬥而夢碎,之後到Paul George冒起,在巔峰時又遭遇斷腳恐怖重創;今季還未開始,已先接連串傷兵消息,有時也真的覺得,溜馬總是欠了點運氣。
文: 仙道彬手記
Picture: Logos-World.net
Commentaires